2014年9月11日,周四上午第三節(jié)課,英語組陳斐老師在七(3)班開設了一堂主題為Meeting My New Friends的公開課,校領導和英語組老師共同參與了聽評課。
陳斐老師選擇的課型為綜合技能課,目的是通過Meeting My New Friends的主題,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以下是陳斐老師整理的本節(jié)課教學設計、評課記錄和教學反思:
一、 教學設計
1. 教學思路
本節(jié)課屬于譯林版《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This is me!中Integrated Skills板塊內(nèi)容,主要目的是圍繞自我介紹的主題鍛煉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我在設計課堂結構的時候,將時下非常熱門的話題“爸爸去哪兒”作為背景導入到教學中,構想了一個“爸爸去哪兒”節(jié)目組來到陽光中學和常外并完成任務的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之所以選擇“爸爸去哪兒”這個話題作為背景,一方面是因為它是很多七年級學生所喜愛的話題,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另一方面,它與本單元教學主題及教學目的非常契合。我的教學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爸爸去哪兒》節(jié)目組來到陽光中學,要求大家完成第一個任務:六個萌娃向大家介紹自己。本階段主要利用課外資料,訓練學生熟悉自我介紹要涉及的幾個方面:age, hobby, looks。第二:發(fā)出第二張任務卡,要求陽光中學的做自我介紹,還要向大家介紹六個萌娃中的其中四個。本階段主要利用課本資料和課外資料,幫助學生回憶前幾個課時所學關于陽光中學六個小伙伴的個人信息,并訓練學生用第三人稱介紹他人的能力。第三:節(jié)目組來到常外七年級三班,發(fā)出第三張任務卡,要求七年級三班同學向節(jié)目組介紹自己的同學、教室、老師和學校。本階段主要是訓練學生即時組織材料和表達的能力。最終,本節(jié)課的情感目的升華到教育學生熱愛班集體、熱愛老師以及熱愛學校。
2. 教學過程
首先,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在課前給播放了《爸爸去哪兒》節(jié)目相關的音樂和視頻,幫助學生做好準備。正式上課,我向學生介紹本節(jié)課主題Meeting My New Friends,展示《爸爸去哪兒》六個萌娃以及村長的圖片,創(chuàng)設《爸爸去哪兒》節(jié)目組來到陽光中學的背景,并發(fā)出第一張任務卡,請六個萌娃中的Grace和Joe做自我介紹,要求學生完成聽錄音填空以及自由對話的任務。本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導入生詞age, hobby, looks,并復習學過句型如What does he look like?和What does he like doing?
其次,展開環(huán)節(jié)。發(fā)出第二張任務卡,請同學向大家讀出來,即陽光中學的同學向大家做自我介紹并和《爸爸去哪兒》萌娃互相認識。我向學生展示前幾節(jié)課所了解的Millie, Sandy, Simon和Daniel四位新朋友圖片,并展示兩位新朋友Kitty和Amy的圖片,要求學生描述她們的外貌特征。隨后,利用課本資源,播放書本Speak Up部分錄音,請學生回答相關問題。此后,播放A1部分錄音,要求學生完成A2和A3部分相關練習。在學生完成練習后,我向學生提供《爸爸去哪兒》剩下四個萌娃的具體信息,要求學生完成介紹四個萌娃的報告。本環(huán)節(jié)我希望達到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前幾節(jié)課所學知識點和用第三人稱介紹他人的能力。
再次,提升環(huán)節(jié)。發(fā)出第三張任務卡,創(chuàng)設《爸爸去哪兒》節(jié)目組來到常外的情境,請學生完成向節(jié)目組介紹自己學校和班級的任務。我要求學生四人成組,向大家介紹常外。其中,每個組員分別負責介紹班級同學、班級、老師和學校,我也提供了相關表達方式和短語供學生使用。最后,邀請了四組同學做公開展示。通過本環(huán)節(jié),我希望鍛煉學生利用課堂和課外資源現(xiàn)場組織對話并展示的能力。
最后,總結環(huán)節(jié)。從生活到課本再回到生活,我向學生展示了Like our class! Love our teachers! 和Enjoy our school!的情感感悟,教育學生愛班愛家愛校的思想品德。最后,我布置了本節(jié)課的作業(yè)。
二、 評課記錄
1. 七年級組老師對本節(jié)課的評價和建議
趙靜老師:陳斐老師的課體現(xiàn)出了她扎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課堂組織能力。在單詞的導入上,陳斐老師能做到學用結合;在課堂上,她能做到整合教材資源,活動安排層層深入,也能夠充分利用英文報刊等現(xiàn)有資源,提出一點建議就是在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安排上應調(diào)整Speak Up和A1部分順序。
徐曉紅老師:陳斐老師善于拓展教學資源,將報刊資源加以利用,這一點給我們以后的備課和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啟發(fā)。除此之外,陳斐老師的課主線非常明確,課堂挖掘深入,在環(huán)節(jié)設置上也能夠層層遞進,值得學習。提出的建議一是希望改進錄音,加快語速,擴充內(nèi)容,二是在課堂管理上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這也是七年級英語組共同面臨的一個問題。
沈金仙老師:陳斐老師的課把音標和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為學生打下良好基礎。除此之外,在課堂推進上能做到層層遞進,輸出效果好,情感提升也比較到位。提出一點建議就是在第二個任務上的完成上無需在學生練習描述外貌上花費太多時間,希望能留更多時間給第三個任務。
李亞男老師:通過陳斐老師的課堂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習規(guī)范正在逐步養(yǎng)成,學生逐漸適應了課堂用語,學習習慣也在慢慢培養(yǎng)。優(yōu)點:首先,從教學設計上來說,陳斐老師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擅于調(diào)動學生情緒。其次,課堂教學注重基礎,能做到真實交流。再次課堂選材源于教材卻高于教材,做到了輸入大于輸出。最后,教學環(huán)節(jié)順暢,鋪墊到位。
提出一點建議,還是希望在時間處理上能夠壓縮第二環(huán)節(jié)時間以給第三環(huán)節(jié)留出充足時間,真正做到將課堂留給學生。
2. 九年級組老師對本節(jié)課的評價和建議
藤江老師:陳斐老師的課堂注重語言知識和音標,對學生學習策略的訓練也非常到位。在情感上有深層性,若能在活動中指導學生加上肢體語言,課堂效果將更好。此外,陳斐老師給學生發(fā)任務卡對我們老師如何豐富課堂多樣性也很有啟發(fā)。
魏東華老師:課堂資源整合良好,課上圍繞目標重難點清晰,能抓住主線,對學生也能及時進行情感引導。一點建議就是如果能在課上增加齊讀,多給學生說話的機會,對營造課堂氣氛將會很有幫助。
張娟燕老師:我用四個詞來概括陳斐老師課堂的優(yōu)點:lovely, concentrated, organized, kindness。一點建議就是通過課堂發(fā)現(xiàn)七年級學生回答問題的聲音較小,對自己的語音語調(diào)不自信,希望以后能夠主動培養(yǎng)學生在語言的自信心,同時也要思考我們在課堂上能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什么。
梁佳娜老師:課堂大背景通順,對學生聽說技能操練比較到位,指示語的使用也非常合理,如Each line one word! Hold your books like this! 等。
吳國昌老師:課堂優(yōu)點非常多,在此提出幾點建議,如在音標教學中不僅僅要加強學生的讀音訓練,還要加強學生在書寫上面的規(guī)范性;在學生犯錯誤時要讓學生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多留一點時間給學生來表達;此外,要關注角落里的孩子,即關注不舉手的孩子。
莫自貝老師:就個人來說,陳斐老師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成長速度非常快,能夠做到腳踏實地配合學校工作。就課堂設計來說,在給學生播放的聽力上可以增加難度,整合報刊資源。就學生方面來說,建議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給學生提供key words而不是圖片。最后,注意PPT上有一處拼寫錯誤。
王藝老師:課堂利用率高,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的做法非常好。此外,陳斐老師注意利用學生互助能力,有助于學生樹立信心,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的情感。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學生在第二環(huán)節(jié)的report部分參與度不高,因此可以設置不同層次的難度提高學生參與度。此外,正如前面的老師所說,希望壓縮第二環(huán)節(jié)時間。
居愷悌老師:課堂氛圍好,促生參與度總體很高,課堂習慣培養(yǎng)得很好,但是希望增加集體朗讀。陳斐老師在課堂風格營造上充分展現(xiàn)了個人特色和個人魅力。
孫建軍老師:教學設計很精心,能夠認真解讀教學內(nèi)容,值得學習,對教材的整合非常合理,課上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好,基本功扎實,情景教學的運用對我們歷史學科的教學也很有啟發(fā)。
吳辰怡老師:陳斐老師上課有激情,語音語調(diào)非常流利順暢。此外,從生活到課本再回歸生活的課堂主線設計非常好,課堂指令非常明確。
3. 校領導對本節(jié)課的評價和建議
黃蕓書記:陳斐老師的英語課上得非常有英語的味道。課堂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生觀,課程資源整合中分,能做到基于書本、基于熱點、基于身邊,希望以后的課堂活動能夠更好地結合學校已有的活動、選修課以及家長資源。此外,課堂上,學生的展示非常充分,形式多種多樣,如個人、同桌、小組合作,而且對學生的角色扮演有所指導,因此活動效果水到渠成。除此之外,課堂對聽說能力的挖掘非常充分,但是在讀寫能力的挖掘上還有待加強。
黃金松副校長:陳斐老師的課也是七年級英語備課組的集體結晶,反應了七年級備課組團隊教研到位。陳斐老師對教材運用到位,英語課堂常用指令也能提前滲透,提前為課堂做好了鋪墊工作。在課堂上,陳老師目標明確,注重培養(yǎng)學閱讀與表達的能力,注重聽說讀寫的訓練;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教學主線和任務;教態(tài)優(yōu)雅,有自信,坦然而且親切。提出幾點建議。首先,課堂上經(jīng)歷了兩次討論,在第二次討論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夠,希望教師能更多參與小組活動,提出自己的建議與評價,關注每個學生。其次,教師提問的對象要普及,盡量做到利用課堂提問幫助檢測教學目標。再次,在課堂上利用同伴互助糾正效果將更好。最后,保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更加自信的表達,讓學生夠能說自信流利的英語。
三、 教學反思
陳斐老師:謝謝各位老師和領導的肯定和建議。我的這節(jié)課師生配合比較好,課前我把指示語寫在黑板一側,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到,學英語的最終目的是要使用,而且是在真實環(huán)境中使用。對學生課堂上的錯誤,我也會及時給予鼓勵。我個人覺得需要改進的也是第二個環(huán)節(jié),要壓縮第二環(huán)節(jié)的時間,給第三環(huán)節(jié)留充足的時間,以便學生有更多機會來練習。
2014.09.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