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下午第三節(jié)課,七八年級全體班主任齊聚階梯教室,分享經驗,細致規(guī)范,指導引領,使得班主任最后一個月的工作更有針對性,更有藝術性。
首先由七年級班主任趙俊杰、八年級班主任王丹,帶來期中交流分享。
趙俊杰老師結合了學期初的班級工作計劃和本學期工作中的若干細節(jié),展開經驗交流。趙老師在開學初就制定了三項計劃,內容一:統計與反饋,內容二:溝通與反思,內容三:執(zhí)行與改進。趙老師分別就每一項計劃內容列舉了工作細節(jié),并現場展示了成果,讓在做班主任都獲益匪淺。趙老師在最后反思到:謀定而后動,知止而有得。班級建設工作的執(zhí)行需要在有想法的基礎上有計劃,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需要放在學生的當下問題與長遠成長,需要凝聚起學生包括家長的理解與認同。特別是在執(zhí)行過程中針對問題不斷修正改進,把握好合適的時機和進退、寬嚴的尺度。
王丹老師從三個方面來談了自己工作中的心態(tài)和體會:1、做陽光型教師,充滿希望和夢想。2、做溝通的橋梁,增強彼此的信任。3、做寬容的師長,拒絕不依不饒。與14班的孩子共同成長和體驗,是王丹老師最幸福的事情。
樊麗紅老師周日聆聽了著名教師李鎮(zhèn)西擔任班主任的經驗智慧,分享給所有七八年級班主任。在三個小時的交流中,樊老師從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身上感受到了巨大的人格魅力,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感受到了他自己對于生活的熱愛,她說,做一個浪漫的老師也是當下我們的一種追求。李老師的講座名為《幸福比優(yōu)秀更重要》,他所說的優(yōu)秀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用各種物質性獎勵、榮譽所代表的優(yōu)秀,而這種優(yōu)秀遠遠不及幸福重要。如果一個學生他的身體不夠健壯,對父母不夠孝順,對同學不夠有愛,對老師不夠尊重,對生活不夠熱愛,即便是狀元也很難感受到幸福。在他的學校也許不能出多少個狀元,但是他的學生能尊重勞動人民,能感恩老師的付出,能體諒父母長輩。這就是李鎮(zhèn)西老師始終堅持的教育理念。
接著,李娟主任對期中以來各項常規(guī)進行了點評,提醒班主任關注校服的統一、校園衛(wèi)生、路隊就餐等問題,緊扣“規(guī)范”一詞,嚴格常規(guī)。
最后,李主任還給班主任提出了“教育工作四有”,作為引領:1、班級工作要有“人”,2、教育要有料,3、班級活動要有趣,4、班級工作要有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