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夢圓常外
——暨2015級新生夏令營結營式
做活躍而負責任的常外人。
光陰匆匆,時光荏苒。常外的一方沃土,凝華了多少常外人的夢。又是一年開學時,新校區(qū)以嶄新的面貌和一塵不變的熱情,迎來了一群朝氣蓬勃的新主人。
依然是不變的主題,不變的精神,不變的常外夢。
短暫的新生夏令營就要告一段落,一席凝結了智慧與團結的視覺盛宴即將上演。
七三班一曲《我相信》,昂揚了斗志激情,堅定了夢想帆舟;七四班一首校歌,氣宇軒昂,鏗鏘有力,他們必定會為美好的未來奮斗;七六班的班級大合唱《左手右手》使現(xiàn)場的同學們漸入佳境,只要左手握住夢想,右手抓住機會,搖動夢的船槳,就能到達花開的彼岸。
七八班的班級展示主題是“一棵樹”,一棵樹從播種到發(fā)芽,發(fā)芽到生根,生根到抽枝,抽枝到成長,終成參天大樹。一棵樹的成長就好像夢想從萌芽到堅持到實現(xiàn),一步一步,漸漸茁壯。小樹苗必須擁有堅韌的意志,生長得有水有陽光有肥料;常外的沃土讓夢想的胚胎生根,愿七八班,愿常外的莘莘學子都能學習樹的智慧,像樹一樣成長,懷揣樹一樣堅定的夢。
“讓每一顆石頭都閃耀光芒”。最平淡無奇的石頭也能閃耀光芒;腳邊的鵝卵石經受了歲月的磨砂,變得光滑圓潤;沙灘邊的石子承受了浪花的拍打,變得光彩熠熠;山間的雨花石飽受了日星月異的沉淀,變得價值斐然……最普通,也最耀眼,僅僅是細微的變化,便如此耀眼。
回望最初的起點,最初的夢想,何人還記得青春洋溢的夢,堅決捍衛(wèi)的初心。
是青春,就該放飛理想。即便微小,放肆追,放肆夢。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八(14)班 高婕)
踏歌繼往開來,展望春華秋載
——觀常外新校記
二零一五,我們走過了與舊常外相伴的最后一個春末。紫藤花廊投下的光影染盡暮色,勾勒出最后一片淡紫花瓣滑落前的模樣,又無聲地消逝在昔日曲水流觴的輕歌里。植了一路的香樟下拂面的風語微涼,就伴著美好的成長記憶鏤刻進踏歌攜手的舊時光。
自那時一別數(shù)日,至今,鳴蟬一曲歌罷,在我們面前的常外,已經穿過半座城市,落居于位于新北的新家。隨著夏日褪去炎熱接近尾聲,新校區(qū)的建設也進入了結尾階段。
從新塘北路到新北區(qū)龍虎塘,順著千島湖路直行,北側就是新校區(qū),與天河國際學校比鄰。行于路上,遠遠地便能看到常外校園的建筑群。
走近了,圖書行政大樓首先映入眼簾,其高及七層,踏進大門便能看見這座大氣美觀的建筑佇立于正中,兩側建筑群與綠化設施相圍,透明的窗戶間隔于淺栗色的外墻之間,平添了幾分色彩的明麗與視覺的躍動感。
踏進行政大樓一層,柔和的燈光入目,米白色瓷磚鋪遍地面,和墻角的青黑磚面一同勾勒出光線營造的微微有著些幻覺似的氛圍。行政樓內有兩個主要的報告廳,各能容納三百,八百人入座。搭乘電梯準備來到二樓,等待電梯時,能看到下沉音樂廣場,幾階臺階之下,便是一個正圓的舞臺,正中心的高音符號似乎也寄托著對常外學子的期待——鐘鼓抒偉志,弦笛述正心。
踏進二樓大廳可見其開闊的空間與交錯的樓梯設計,其氣勢之闊,細節(jié)之精,足見常外之風茂。在大廳中不同區(qū)域有不同的主色調及其不同寓意。如陽光,金色流溢,是朝氣。如林木,蔥綠欲滴,是博懷。如流焰,赤染極目,是活躍。色彩無言,各見仁見智。這里,木架上書籍儲滿智慧,廳廊邊雅座安存學心。大氣雅致的環(huán)境里,使人頓生一種安心之感,如何不能對其產生安頓身心的愿望與發(fā)自內心的喜愛呢?或許不到數(shù)月,這里的空氣也將染上淺淺的墨香與書頁的氣息,經過此處的人,也將由此沉淀下平和的心境。
踏出行政樓,能見到藝術樓及教學樓,各建筑自有千秋。教學樓中,各年級各分一區(qū)域,看似樓間隔綠化小徑,其實各樓層都有架空樓道相連,教室寬闊而明亮,不知有多少夢想,將從這里行往更遙遠的彼方。
穿過三棟教學大樓之間的連廊,往前就是宿舍樓,樓前半畝方塘靜釀,不知來年可會有白蓮映水成雙呢?帶著這樣的期待,也能從容地踏上前路了罷。宿舍往左,則是體育館和食堂,兩座建筑相隔不過二三米,體育館二樓,食堂三樓。似是正在流動一般的玻璃落地設計,也為常外建筑群增添不少靈動之美。再行數(shù)步能看見即將成型的操場,雖是雛形,但其曠闊已可見一斑。
若說舊常外,恬靜雅致,是溫潤淺吟蒹葭的青年,也能在朝輝之下嶄露風茂,匯古今中外;那么新常外,就是活躍笑談天下的少年,年輕活力,卻也曾靜坐書香間,亦揮毫萬里。他們走過春末的舊校遺風,也將踏進秋初的新校盛狀,指尖相觸間,是常外不變的風采,卓越,優(yōu)秀,繼相傳承,愈發(fā)閃耀。
新校區(qū)不僅體現(xiàn)了常外的硬件水平,也寄托著不斷發(fā)展,不斷進步的共同愿望。喔,新常外,那個有著陽光笑容的少年,他在舊常外的微笑注視里轉身,將手伸向正期待著未來的學子們——
“愿我們踏歌繼往開來,展望春華秋載。”
“——歡迎來到常外。”(八(15)班 溫家瑄 黃英迪 周益劉)
一樣的體驗,不一樣的感受
——記常外八年級小記者隨機采訪新生與新生家長
2015年8月22日,一個特殊而又平凡的日子,一個對常外七年級新生有重大意義的日子!今天是同學們新生夏令營的最后一天,通過這三天的磨練和適應,新同學們又有什么收獲和感悟呢?同學們又對常外有什么新的印象呢?而家長又有什么看法和希望呢?帶著這幾個問題我們八年級小記者來到了常外,對這一群群可愛的學弟學妹們進行了采訪與交流。
經過了兩天的校園生活,由課間的那陣陣歡聲笑語就能知道大家已經互相認識與了解,并開始嬉戲打鬧。我們一踏入七年級的走廊,就看見一對剛認識的小閨蜜在開心的聊天,我們走上前去進行了自我介紹并說明了來意后便與她們采訪起來,對于這三天的新生夏令營的體驗和感悟一個學妹談到:“這是第一次與很多不認識的同學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中一起學習、生活,但是可以交到很多新的好朋友是一種不一樣的感受,雖然說是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和群體,但是感覺很開心!”,接著我們又找到了一個坐在第一排的小男生,而他對于常外的生活又有不一樣的感受,他覺得明顯與小學有所不同,很多安排變多了,最重要的是他覺得放學的時間很晚自己也有些不適應,但是能認識到新的朋友還是很開心的。接著他又說:“我覺得常外是一個不錯的學校,有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還有特色的選修課程和活頁的作業(yè),所以我對常外的印象就是四個字:考慮周到!”后來我們又問了一名女同學,她正要去幫老師辦事情,但依然耐心的接受了我們采訪,她覺得常外是一個群英薈萃的優(yōu)秀大本營,并且老師的師資力量也很雄厚,老師待人親切、和藹可親,讓她找到了家的溫暖。而且她還有很大的收獲,通過與同學們交流,能夠學會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而且感悟了成長。最后我們來到校門口,采訪了一位在雨中等候孩子的家長,這位叔叔認為這次夏令營主要是對自己的孩子從小學到初中有個過渡,希望他能夠改掉小學的壞毛病,而且能夠盡快適應初中生活!
2015年8月22日,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通過這次采訪,我仿佛也回到了自己剛升入初中時的緊張與拘謹,也真心祝愿這些學弟學妹們能盡快適應初中生活,不斷努力,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八(14)班 寧苗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