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孩子 ,靜“待”花開
發(fā)布時間:2018-04-18
點擊: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錄入者:俞丹楓
“請大家起立,放輕松,眼睛微閉……”4月16日的常外班主任校本培訓就這樣開始了,家庭教育指導師張黎老師首先以互動的形式檢驗了參與者感受力的強弱。
然后,張老師邀請了班主任王老師上臺,體驗孩子的感受。又給在座的老師假設了三種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要求,這種角色體驗讓我們明白要了解孩子,就要真正走進孩子內心。
最后,老師們六人一組圍成一個圈進行游戲。要求:一人站中間,說出自己孩子或者學生的某一個缺點,比如:“我覺得我們班有些孩子自習課上時間利用率不高。”其他人用“你說你覺得你們班有些孩子自習課上時間利用率不高,這意味著……”的句式,挖掘出缺點背后正面的價值。從中讓我們明白: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從行為表象發(fā)現(xiàn)背后正面的潛質。
潤物雖無聲,但能“于無聲處聽驚雷”。班主任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適時地運用同理心,用“體驗”代替“說教”,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為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負責。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