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四屆工會委員會于2015年8月16日經教代會選舉產生,并經市教育工會批復同意,積極有序地開展了工會工作。三年多來,在常州市教育工會的領導下,在學校黨政的關心支持下,第四屆工會委員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精神,按照上級工會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務,切實圍繞學校的辦學理念,服務學校發(fā)展、服務教育教學、服務教職工,助推教職工隊伍建設,加強學校民主機制建設,教職工主人翁地位得到切實尊重,教職工主力軍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教職工合法權益得到有效維護,自身建設得到有力加強,很好地發(fā)揮了工會組織在推進改革、促進發(fā)展、維護穩(wěn)定、營造和諧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得到了上級工會的認可,被常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常州市五一勞動獎狀”等多項獎勵和榮譽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學校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回顧我們三年來的工作情況。
一、助推師德建設,提升全員素質
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教師的優(yōu)良政治素質和師德形象有助于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和發(fā)展,直接關系到教育事業(yè)的協(xié)調持續(xù)發(fā)展。三年來,學校工會貫徹落實省、市教育工會關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文件精神,每年9月結合慶祝教師節(jié)開展“師德建設月”活動?;顒邮冀K堅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的原則,以 “堅持職業(yè)操守,抵制有償家教”、“甘守三尺講臺,爭做“四有”老師”、“迎接黨的十九大,做好學生引路人” 等不同的主題為目標,倡導尊師愛生的風尚,結合由市教育局和教育工會聯(lián)合下發(fā)的《關于開展師德建設專題研討活動的通知》,貫徹國家和省、市相關政策規(guī)定,結合“兩學一做”、“三大一實干”主題活動,促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水平全面提高。
學校通過宣傳發(fā)動、各班組采取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分析交流、總結、推薦表彰等環(huán)節(jié),聽取師德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深刻剖析師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每年開展了市“師德先進”的評比和推選,同時還推薦報送市“五一勞動獎狀”、 市“五一巾幗標兵崗”、市“巾幗文明崗”等先進典型,并先后獲得上級表彰。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活動,增強了教師投身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履行工會職能,推進校務公開
教職工是學校的主人,是學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三年來,工會一直堅持教代會制度,把重大的事項提交教代會討論通過,認真履行工會的職能作用。
1、教代會工作制度規(guī)范
學校重大事情都由教代會審議決定,很好地發(fā)揮了教代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增強教師的主人翁精神和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意識。每次召開的教代會,都會討論和審議學校財務工作報告、工會經費報告、校園文化建設、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方案、其他獎勵方案等有關教師切身利益的事項。凡涉及教職工利益重大事項,都通過教代會討論和表決,保障了廣大教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與監(jiān)督權。
2、始終推進校務公開制度
學校工會全面貫徹教育工會關于“校務公開”的意見精神,在財務、評先、推優(yōu)等整個工作事務中,按流程規(guī)范辦事,堅持采用個人申報、民主推薦、討論、審核、公示、上報的六個環(huán)節(jié),并通過校園網、QQ群、微信群、宣傳櫥窗等多渠道,及時向全校教職工全面公布,傾聽教職工的意見和建議,既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和便捷性,又提高了廣大教職工參與管理學校的意識,推進了學校的民主建設和廉政建設。
三、服務教育教學,促進教師成長
近年來,我校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其中中青年教師居多,他們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有生力量。學校高度重視青年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工作,結合我校的青藍工程,骨干教師的傳、幫、帶傳統(tǒng),工會每年9月配合課教處、團委開展師徒結對工作、新教師上崗培訓和宣誓、表彰優(yōu)秀師徒等活動。為牢固樹立教書育人的思想,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學校每年都開展青年教師的外出培訓活動,如聯(lián)合課教處、團委一起組織帶領新教師前往上海的陶行知紀念館參觀學習,并要求新教師寫心得體會、感悟反思等。
另外,每學期開學初期,工會都會積極組織相關人員開展“文明辦公室”創(chuàng)建活動,通過檢查促進了良好的辦公室文化的形成。
四、活躍教工文化,努力維權辦事
1、開展文體活動,豐富教職工生活
三年來,積極組織教職工參加局、校各項文體活動,如2016年常州市局屬學校教工排球賽和羽毛球比賽、青年教工小合唱比賽等,特別是在青年教工小合唱比賽中還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
2017年組織教工參加教育系統(tǒng)乒乓球賽;積極參加省婦聯(lián)組織的“好家風、好家訓”征集評選活動,并獲得了二等獎。
在此期間,工會還與省常中、常州大學、常州市劉國鈞職教中心、常州市北郊高級中學等舉行了教工籃球、足球校際友誼賽;每年舉行教工春、秋季運動會,近三年中每次參加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為提高教工參與活動與比賽的積極性,工會還大力提倡廣大教職工在傍晚時分積極參加戶外活動等。以上活動不僅豐富了教師的文化生活,而且還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
2、開展“送溫暖”活動,關懷廣大教職工
為進一步激發(fā)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我校工會積極配合學校黨政,每年大力開展送溫暖活動,真誠關心大病患者、困難教職工及退休教師生活。三年來,凡是教職工患病住院、家庭喪事、教工喜事、女教工產假等,工會委員都會陪同學校領導或受學校領導委托,及時前往醫(yī)院或家里看望、安慰、祝福等,讓她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其中,每逢教師節(jié)、重陽節(jié)、春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學校黨總支、行政、工會都會分組、分批以多種形式拜訪、慰問在職或退休的教工,并送去慰問金或慰問品。每年春節(jié)期間對患有大病、生活困難的教師或家屬也能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并積極向上級工會反映,為他們申報困難補助金,爭取上級組織的幫助。
每年定期組織教職工參加健康體檢。
此外,在學校工會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學校工會組織盡心盡力地為教工謀福利、辦實事、辦好事。依靠學校行政、外部力量的支持,工會想方設法為廣大教職工發(fā)放生日卡、洗衣卡等。
五、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管理效能
1、加強工會委員會的組織建設。在教育工會的總體安排下,學校工會每學期制定具體的工作計劃,定期召開工會委員、工會小組長會議,認真組織學習相關文件,了解工會工作的有關法規(guī)和業(yè)務知識。工會主席、女工委主任每年參加局工會的干部培訓,不斷提高政治素質和業(yè)務能力。
2、加強女工組織建設。女教工是學校教育教學的生力軍,堅持做好女工工作是女工委的重要事務。三年來,女工委組織開展各種積極健康的活動,學習貫徹《婦女權益保障法》、江蘇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guī)定》等法規(guī),女工委組織女工參加 “三八婦女節(jié)”系列活動、禮儀知識講座、六一兒童節(jié)等系列活動。
女工委委員多次看望生病住院、生育的女教工,切實維護女教工的合法權益,發(fā)揮女教工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半邊天作用。
回顧三年來的工作情況,本屆工會委員會完成了上級工會和學校黨總支、校行政交辦的各項工作,完善了學校工會組織的各項制度,開創(chuàng)性的進行了一些工作嘗試,形成了圍繞教育教學中心,服務學校發(fā)展的工會工作思路和具體做法,進一步擴大了學校的影響力。
當然,本屆工會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還面臨不少問題和困難,存在著諸多不盡人意之處:工會干部的責任心、工作能力還有待加強;由于宣傳不夠到位,部分教師對工會工作的作用認識不足,參與工會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師德師風建設還不夠深入等等。因此,學校工會組織要加強服務意識,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找準黨政所需、教工所求、工會所能的切入點,一定要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工作心態(tài),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切實履行工會的各項基本職能,充分釋放工會組織的正能量,做好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把學校工會工作做好、做實、做強,使我們的工會組織始終充滿生機與活力。
![]() ![]() |